公正評價以及人才培養
公正評價及人才培養的基本方針
東芝集團制定了人事政策,作為全面支持機制,旨在是讓真誠、對變革充滿熱情的人才為公司繪制未來藍圖,并相互合作,共同創造新的價值,點亮嶄新未來。
東芝集團 人事政策
評估
對“挑戰型人才”進行評估,對他們的“行動和成果”給予獎勵
人才(人才管理、配置、培養)
配置和培養“引領公司發展與變革的挑戰型人才”
組織
打造讓每個人都能充分發揮作用的“高創造力和高生產力的組織”
人才培養教育體系
培養國際化人才
東芝集團注重國際化人才教育工作,目的是培養多樣化人才,并讓他們充分發揮自身才能,東芝集團對國際化人才提出的目標是:能夠了解多元文化,與世界各地的合作伙伴直接溝通,推動業務工作的順利開展。東芝集團面向各階層開展“綜合知識※1教育”,目的是培養能夠接受多元文化、人性內涵豐富、且具備深度思考能力的人才。
此外,還開展了“海外管理課程(Overseas Management Course)”等全球聯合教育,旨在加深員工對公司的理解,培養國際化人才※2。
東芝集團重視世界各地的員工教育,特別是歐洲和亞洲,教育起步很早,從開設教育機構至今已有20多年的歷史。中國的東芝中國教育平臺,美洲的東芝大學(Toshiba University)都在積極開展教育培訓活動,努力提高課程實施水平。
※1 綜合知識:素養(深度思考必備的技術、知識)
※2 國際化人才:能夠在海外集團公司與日本之間順暢交流與溝通的人才
培養國際化人才
AI人才的培養
在東芝AI技術人員教育課題發表會上的小組討論
東芝集團的目標是通過數字化實現可循環經濟及碳中和,并致力于培養推進數字化轉型(DX)所需的人工智能技術人員。2019年度,東芝集團的AI技術人員為750人,至2022年度達到了2100人,超過了2022年度設立的"2000人"的目標,今后將進一步強化和培養AI人才。
例如,東芝與東京大學研究生院信息理工學系研究科于2019年度上半年共同發起“東芝AI工程師教育”,通過每年舉辦兩次約50人參加的課程活動,推進400多名高層次AI人才的培養。此外,根據員工的知識水平和教育目標,我們還建立了學習AI知識的基礎課程,使用AI工具進行實習的實踐課程,以及專門針對深度學習的課程,以加強內部教育。東芝集團的AI人才活躍在各個業務領域,也為提高產品和服務的環保性能做出了貢獻。
培訓制度
東芝集團制定了完善的教育制度,確保員工具備扎實統一的知識基礎,同時,針對員工的不同需求和職業經歷制定了配套的教育計劃。
教育分類 | 概要 |
---|---|
基礎教育 | 學習合規方面的知識及綜合知識,這些屬于東芝集團員工應具備的基礎知識幫助員工規范行為,樹立正確價值觀。 |
國際化教育 | “為培養國際化人才(=不僅從事自己國家/地區的業務,還需要與全球各地的東芝集團或合作伙伴進行直接溝通,接受多元文化,順利完成各項業務的人才)而實施的教育。 |
階段性培訓 | 面向被任命新職務(領導、管理人員等)的員工提供階段性培訓,目的是學習擔任新職務所需的基礎知識和技能,提高相應管理能力。此外,還包括持續提高主管人員管理能力的培訓、幫助員工提前掌握國際業務所需的知識和技能的教育培訓。 |
基于業務類別的教育 (基于不同部門的教育) |
針對每一名員工,根據業務種類、所在部門、職業階段,提供相匹配的教育,幫助員工掌握必要的知識與技能。 |
經營管理人才教育 | 采取選拔式教育模式,目的是培養東芝集團的經營管理干部和未來領導的后繼者。培訓對象也包括目前的經營管理干部。 |
海外東芝集團人才培養計劃體系
在中國,為滿足現地人才需求,提升員工能力,開展了以職業能力特點為基礎的多種培訓課程,幫助員工成長,激發員工的潛力。通過普及專業知識的在職進修平臺,聘請資深的專職講師和兼職的高層管理者進行授課。內容包含品質教育、制造教育、銷售教育、共通教育共四個領域。
支持職業發展的制度
公司從靈活使用和培養每一位員工的角度支持職業發展。
“績效管理制度”以往以個人為單位部署,現在改為以組織為單位實施,以提高組織整體的創造力和生產率。此外實施了“職業規劃制度”,員工與上級每年一次討論長期職業發展方向,共享中期要達到的目標以及培養員工的方式,在2022年度,日本東芝所有員工中有91%接受了這一溝通審核。
員工意識調查
自2003年起,東芝集團開始實施“員工意識調查(TEAM調查)”活動,作為傾聽員工聲音的一種機制,定期調查員工對各項措施的理解程度,以及組織機構的貫徹落實情況,努力解決在調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,改善企業組織文化氛圍。
此外,東芝集團還致力于組織建設、制定工作崗位計劃與推動實施等工作,目的是引領企業改革,從領導力、公司機制、崗位計劃等各個方面著手,旨在提升企業整體組織能力。